吴泓

2016-10-09 重庆市新美育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吴泓.webp.jpg

吴泓

深圳市新安中学语文特级教师,深圳市宝安区语文“首席教师”。“高中语文专题学习”倡导者、实践者。





“专题学习”中的行与思
 文/吴泓




50多岁的吴泓很“另类”,因为他的教学没有使用现行的中学语文教材,而是专门为学生设置了28个专题,进行“读写一体”的高中语文专题研究性学习,而这一做,就是十五年。


专家学者说,“这种教学方法代表了高中语文课改的方向。”


学生说,“他带我走进了一场思想盛宴,丰盈了我的生命。如果能更早遇到他就好了。”


这个被学生们亲切称为“老吴”、有着淡淡烟草味的老师究竟在这15年间做了怎样的一场语文教学实验?他是怎样开始并且坚持走着这条漫长路?他带给了学生什么,又带给我们什么?


让我们一起听听老吴聊他与专题教学的那些事儿。



老师讲得这么精彩,为什么换不来学生的精彩?



十多年来,致力于“高中语文专题研究性学习”的实验,说到初衷,还得从我来深圳的学校说起。当时,我带着自认为炉火纯青的单篇课文处理“技术”在学校里刮起了阵阵旋风。学生说我讲课犹如表演,问题设置精妙,语言幽默更是令人佩服之至;学校领导在听完课后,也给予了很高的评价。然而,一年下来,学生的学习现状不容乐观:学生书写零乱,字迹难辨,阅读量少、阅读面窄,思维缺乏深度和广度,写作内容肤浅苍白、空洞无物。我不由得思考,这究竟是为什么?老师讲得这么精彩,为什么换不来学生的精彩?这中间的问题究竟出现在哪里?


我的第一届学生做的第一个专题“蒋廷黼《中国近代史》”是从高二学期开始的。蒋先生这本册子只有5万多字,但也占到了教科书1/3的篇幅。拿这样一本虽然写得磅礴大气、深入浅出但却属于历史类的书来做语文教材,这无疑是一次“冒险”之举。然而,令人没想到的是,在短短一个月时间里,学生竟完完全全沉浸在一种自主自愿的、自由愉悦的、充满着思维挑战性和开放性的学习过程之中。更让人惊讶的是,几乎所有的学生在阅读、思考和表达上都发生了惊人的变化,而这样在课堂上“读一本书”的学习过程和学习方式是我和我的学生以前从未经历过的。


这期间,学生不仅没有做那些为应试而编写的练习题,就是连正式的语文课本也暂时地搁置一旁。一个月下来,当一本散发着油墨香味的专题学习习作集《家园》送到我和我的学生手中时,那份惊喜、激动、成就感、自豪感,无以言表。而在这之前,我的这些只是会写“我的同桌”“我的老师”“我们班上的一件有趣(或有意义)的事”的孩子,怎么一夜之间竟天壤之别了呢?


学生说:“原先的语文学习,我们是上课听讲,下课做题,而现在的语文学习,我们是自主阅读、自己提问、自我思考、自由表达。没想到我们居然还有思想!”学生的话点醒了我。


由此,我开始怀疑“我们一学期一本语文教科书的单篇课文教学或者单元组织教学,能在多大程度上完成我们中学语文的教育使命”,也开始思考“学生的思想究竟是从哪里来的”“高中语文应该走怎样的路”等问题。就这样,2001年,我毅然迈出了我教学生涯的新的一步——“高中语文专题研究性学习”;2003年,又走进“网络环境下的高中语文专题研究性学习”,而这一“走”就是十多年。



什么是高中语文专题研究性学习?



我这样定义“专题学习”,它是以“专题”为材料的组织形式,以“研究或讨论”为手段方法,以“网络”为主要平台,以“课段”为主要学习单位(“课段”是指完成某一个阶段性的学习任务而需要的时间,不固定),以“生成思想”为核心,来保证高中语文学习效应最大化的一种学习方式。


简单地说,这是一种大容量、高思维强度、高标准要求的语文学习方式。具体来说,我的每一个专题学习主要经由以下几个过程:


导读


目的是让学生对学习内容及过程有大致了解,对学习结果及困难有基本的预期。第一步,师生一起查阅有关资料,了解并讨论“读什么”“为什么读”“读有何用”,按怎样的顺序读等问题。第二步,教师精选少量后人对专题、人物及作品的评论,和学生一起阅读,把学生引入对象的世界。同时,学生在教师的帮助下,明确专题之间的内在思想与情感逻辑。比如,学习鲁迅的《呐喊》与《彷徨》之前,我会和学生商量,能否先读蒋廷黼的《中国近代史》,这样才能更好地走进鲁迅的世界;而学完《呐喊》《彷徨》,学生愤世嫉俗之感倍增,我又会和学生协商,批判精神固然可贵,但“忧患”“失意”却与生俱来,是否可以再读读“一蓑烟雨任平生”的苏东坡,那样就会平静许多……


奠基拓展


第一步,泛读概述。学生在教师提示下在“家园网”上浏览作者的生平事迹及创作。第二步,精读原作。学生或诵读,或细读,或按原著顺序整本读,或选择代表篇目重点读,等等。第三步,上网研读。学生在“家园网”上选择与专题有关的具有思维挑战性的论述类文章进行研读。这些文章涉及的领域较广,不仅有文学,还有政治学、历史学、社会学、心理学等,视角不同、观点各异,能给学生的思维带来冲击,帮助学生培植深刻的、独创的、批判的思想,而这正是学生生成思想的关键。


再读深解


这一阶段,学生思维、思想的发展有快有慢,或深或浅,时而表现为前进,时而表现为滞后,方向和路径也有所不同。这时,教师的“教”就显得个性化十足。我在对学生学习状况观察、判断以及学习节律把握的基础上,为学生制订出大致统一的学习步骤:或再读原作,精进思考,或由教师深解原作,对原有的思考或结论产生新的质疑,或学生再读论述类文章,比较不同作者、不同文章立论的逻辑起点和论证的思维路径。


选题写作


在确定各自的研究方向之后,学生要围绕方向去阅读、收集、整理材料,并从材料中归纳、概括出研究报告的标题,再围绕标题去筛选、组织材料,最后构思成文,上传习作至“家园网”。在这一阶段,我既要“耐得住”“等得起”,又要有所作为,包括开定向、选题研讨课,对学生进行“一对一”指导等。同时,很多学生的习作并不是一次完成,修改或重写也是学生重新认识、重新发现、重新创造的过程。最后的习作点评,也不是我讲评一两篇好文章完事,而是五六篇甚至十多篇文章一组,学生采取自由式、互助式点评,有时学生还要上交习作反思和回顾。


深度体验


一旦条件允许,时机成熟,我和学生每学期还会举办与专题阅读相关的辩论会、朗诵会、课本剧表演等,这是专题学习最华美的乐章,也是学生最期待的事情。


在我看来,一个专题学习的过程,就像广东人煲“老火靓汤”。只有给学生足够的时间(一般一个月做一个专题),让他们得出自己的思考和思想,语文学习这道汤才能煲出甘美的味道。



没有声音的课堂,有的是什么?



在课堂上,我很少教授。那么没有声音的课堂,我又能做些什么呢?主要做三件事:


一是“10米之内”的个性化指导。


静态的学习资料需要灵动的教学过程来实现,虽然每个学生都在用着自己熟知的学习方式进行着自我学习,但必须注意每个学生的学习进程、所选择的学习内容及确定的学习问题,教学需要10米之内的聆听,10米之外的学习感受不到教学场内的磁力。


二是依据学生的学习需要及时地增、删、调、补学习资料,调整学习方式。


读原作是在积累资本,得下足工夫,思考也好,对话也罢,前提都离不开精读原作。语文教学常常充斥着解读文本的文本,这不仅挤占了学生阅读原作的时间,就连老师也在忙于阅读解读文本的文本时,无暇静心研读原作。“高中语文专题研究性学习”的重要一环强调的就是“精读原作”。各专题重点精读的篇目分为两类:一类是教科书中编选的篇目,一类是与课文风格迥异,不同时期作者作品的比对。如“王安石”专题,教科书选编了《登飞来峰》、《游褒禅山记》、《答司马谏议书》3篇文章,为了让学生通过作品全面了解王安石其人,我补充了策论《兴贤》及奏表《上时政疏》、《本朝百年无事札子》,学生在对比阅读中可以了解王安石为人的狭隘及“拗宰相”的人格缺陷。学生读那些分析王安石及其作品的文章,被“堵”在门口而走不进去,思考无法深入时,我又及时补充了岳晓东的《王安石偏执误政》,借助心理学的视角,为学生堵塞的思维撕开了一条“小缝”,引导学生从个人心理与性格的角度看历史人物,明白王安石变法的步伐太快和用人不当都源于其人格的偏激与执拗,同时也给学生提供了一个分析人物性格的新视角。


借助“一读”获取的王安石身世及对其人的评价等信息,在二读原著《登飞来峰》、《游褒禅山记》、《答司马谏议书》、策论《兴贤》及奏表《上时政疏》时,教师要观察学生的诵读状况,体察学生的阅读困难,帮助学生走出浮于表面或者偏移主题的理解,走向作者的内心深处。当观察到学生的阅读速度明显放慢,上传到学习论坛上的资料也显现出学生的思维走不进作品时,我会及时叫停学生的自主阅读,将学生带出网络机房,走进实体课堂。根据课前随机抽取好的学生名单,在听取了不同层次学生发表完自己的阅读感受后,顺势指出学生思维的局限:思维力度不够,受了他人点评文章的影响,不能用自己的眼睛去辨析、思考这几篇文章中所蕴藏的王安石的真实性格。对阅读的指点,仍然不讲,而是问,是一种挑战学生思维、冲击学生已成观点的“深问”;并非问一篇文章,而是问一组前后关联的原作。例如:


●《登飞来峰》所表现出来的是作者早年的壮志豪情,在他晚年的诗作中还能找得到这样的情感吗?

●从王安石的人生经历来看,《游褒禅山记》难道就仅仅是借游山探洞来阐述治学之道吗?

●《答司马谏议书》表现的是朋友之间对变法的不同看法,难道变法革新就一定要以断送友谊为代价?

●从诗歌到游记,从游记到书信,从书信再到奏表,你看到一个什么样的王安石?

……


第三件事是与学生共商下一个专题学习的内容。


28专题排列的内在逻辑是遵循学生在高中阶段思维发展由“感悟”上升到“思辨”,并以“思辨”为主逐步过渡到“研究”的规律。上一专题的学习成果要转化成下一专题的学习资源,上一专题暴露出来的学习问题要成为组织下一专题、使问题得以解决的必要条件。



怎么处理好教科书学习与专题学习的关系?



老师刚开始专题教学时会为此感到困惑。在目前情况下,进行专题学习并不能完全抛开教科书。简单说,专题学习是教科书学习在内容上的一种扩大或者扩充,教科书上是一位作者或一位作家的一篇作品,甚至是作品节选;专题学习的却是一部完整的作品,或者一位作家多篇作品,甚至是一群作家不同作品的“聚合”。所以要处理好二者的关系。


首先是时间上的处理。


这里有两种方式。第一是先用较少的时间处理完成语文教科书的学习,然后再进行经典阅读和专题学习。第二种是教科书学习与专题学习交叉进行,这又分两种形式:第一种是一周有六节语文课,四节课安排专题学习,两节课安排教科书学习;第二种是早读课安排教科书学习,语文课安排专题学习。近年来,我常采用第二种形式。


其次是内容上的处理。


这也有两种方式。第一种是与专题相关的教科书内容。在做专题学习时把教科书内容纳入专题学习当中。第二种是与专题无关的教科书内容。如粤教版高一年级语文教科书,很多课文没办法纳入专题学习当中,但阶段性考试、段考、期考都要考到,怎么办?我就把这些课文的分析评论文章上传到指定的网络学习平台,采用的仍然是专题自主学习的策略。表7-1是我上传的课文和分析评论。


高一(16)班期末语文考试必读文章

   课文作者

          文章

    篇数

 鉴赏文章作者

   朱自清

《荷塘月色》鉴赏文章

三篇

刘泰隆等

   史铁生

《我与地坛》(节选)赏析

四篇

朱七春等

   余光中

《沙田山居》赏析

两篇

钱爱晟等

   钱锺书

《窗》赏析

三篇

万树相等

   莫利

《门》赏析及比较

三篇

万树相等

   丰子恺

《渐》赏读

两篇

张晓红等

   杜牧

《阿房宫赋》赏读

三篇

罗孝平等

   苏轼

《前赤壁赋》赏读

两篇

赵齐平等

  王羲之

《兰亭集序》赏析

四篇

于海生等

  归有光

《项脊轩志》赏析

三篇

蒋忠良等


其实,这些课文的分析评论文章,与专题学习精读原作的辅助性阅读和具有思维挑战性阅读的文章很相似,读的方法策略也一样。教师尽可能不要放大两种学习的差异,而要尽最大可能找到它们的相似性和一致性,以有助于学生的顺利学习。



不做“那些语文作业”,学生在干什么?



我说的“那些语文作业”,就是目前语文作业中大量存在着的品质低劣的教辅资料。具体表现为这个文段赏析一下,那个词语品味一番,这里作者怎么描写景物,那里作者怎么刻画人物,这里用了什么排比、比喻,那里用了什么手法,写一篇800字的作文,等等,就是在知识细部与标准答案之间重复演练,一磨再磨。


那么不做“那些语文作业”,我的学生都做什么作业?


作业一


围绕专题,学生至少阅读一本经典原作。


作业二


围绕专题,学生阅读老师从网上收集整理好的富于思维挑战性的评论或评价文章。


作业三


围绕阅读(指“作业一”和“作业二”),学生要做好“读书”笔记,集体目标是:


1.学生能够在内容和风格熟悉的短文(2000字以内)中找到并提取明确表达的信息;


2.学生能够查找并提取在文章中相当明显的几条信息,如阅读他人评价一位作家(艺术家)作品特点的重要的几个方面;


3.在熟悉主题的文章中,学生能够确定并提取文章的主要观点,并且认识到支持这些主要观点的“实事”材料与观点之间的联系。


作业四


围绕阅读(指“作业一”和“作业二”),学生要学会比较分析,学会质疑或提问。具体目标是学生能够完成中等复杂程度的阅读任务。从不同文本或同一文本不同部分查找并提取多条信息,并使之建立起联系。


学生能完成复杂的阅读任务,发现并提取稳重隐含的信息,从有细节微差别的语言中构建意义,以及对文本批判性的评价,即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评价提出问题的优劣、高下、雅俗,或是否有价值等。


作业五


围绕发现问题或提出的问题,确定研究方向,选定研究主题,通过访问和检索等方法,查找出满足主题的信息资料,或推断出哪些信息资料是与主题相关的,并进行打包或整理打印出来,以便于在一定时段内做进一步的思考与研究。如《论语》专题学习,学生在定向、选题之后就要再围绕着研究方向或选定题目去阅读、收集、整理材料等。


作业六


针对信息资料所表现出来的特征,能够用批判性的眼光或分析、或比较、或假设、或推断、或归纳,能整合信息,提炼观点,组织材料,进行论述,最终构思成文,完成2000多字的习作。这是最后也是最大、最重要的作业,即我们专题学习的“目的地”。


有人说,人生像旅途,不必在意目的地,重要的是沿途的风景。但我以为,虽说最好的时光在路上,但是,在专题学习的过程中,目的地和旅途应该是同样重要的。


每届学生,两年4个学期28个专题的学习包括中国古代经典9个专题,中国近现代经典9个专题,外国经典10个专题。1年平均读八九本书,1学期四五本书,1个月平均1本,阅读量在280万字左右。每次专题学习之后学生上交的习作,学生的平均写作量一学期不少于25000字,一些学生一次专题学习就上交两篇习作,一学期的写作量多达30000字。它这些数字远远高于《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的要求。


赵敏融同学在回望自己一年半的专题学习时,历述了自己在知识储备、表达能力、思考能力、问题意识方面的进步:


……在周末的休息时间,我会去电影院或在网上看一些电影,有两部电影是我印象很深的——《花木兰》、《阿凡达》。我在看完之后,颇有些感触,脑袋也不由自主得产生很多想法,于是急忙回到家,打开电脑,写一篇观感,每一次只要坐下来一写,就是好几千字。文章涉及的范围也比较杂,例如在“花木兰观感”中,我写了好几个关于——关于战争、生命、时代……我不会去理睬它究竟像不像一篇中规中矩的文章,但都是我灵感的记录,而且我也享受思考带给我的快乐,原来思考也能成为一种习惯。 


…………………………


一部意大利电影里一位献身电影事业的老人对一位热爱电影的孩子说:“人生不是电影,人生比电影苦多了!”同样,老吴将一个个专题落实到具体的教学中,他还需要做大量细致而辛苦的工作。最近,鲁迅专题学习进入到了最关键、最困难的阶段------习作批改。他要找很多的学生“面谈”,让他们每一位“过关”,都得到“成长”,那真是一个难也是一个累的事情。但看到学生苦尽甘来,习作上传的开心表情,他还是觉得幸福。不然怎么会坚持十五年做这样一件事情呢?用老吴自己的话说,他这样做,只不过是让语文学习回归常识,回到常态而已。 


(转载请注明来自新校长传媒)




吴泓老师将于12月7日作为演讲嘉宾参加未来·2016第三届中国教育创新年会,本次大会将给大家带来哪些精彩内容,敬请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