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才锜

2016-10-17 重庆市新美育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陈才锜.webp.jpg

文/陈才锜  浙江省温岭中学校长


国务院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政策出台,对普通高中新课改有极大的促进作用,如取消重大学的分类录取,不公布高考成绩,这为普通高中松绑,为普通高中教育中存在诸多问题扫清路障,尤其促进教育观念、教育教学方式及学生的学习方式转变。


但我目前看到的问题也不少,需要改进的方面还有很多。



考试招生制度改革要服从于课程改革



虽然高考改革应是服从于课程改革的,但如今很多普通高中却又开始一味研究新的高考、钻空子,想法寻求校际高考竞争。如现在虽然取消了文理分科,但很多学校又按73中选定的3门课编班,强迫学生只能适应学校开设的3+3班级。本来高考制度改革为课程改革服务,现在又出现了课程改革围绕着高考改革走。所以,切勿认为高考改革是为我们松绑,而应该回归普通高中有效培养学生上来。


通过招生制度改革,学校压力减轻了,学校层面我们可以安心进行有效教学,学生学习有了选择权,他们的学习动力和目的性更加明确了。但对于大环境我提几点建议:


1)行政部门应少干预学校,多给学校自主权,多加强投入,保证依法治校、教学环境的改善和师资队伍的建设。


2)教育行政部门集中做好课改工作,遵循教育教学规律,首先要取消地区性的统考,否则考得太多束缚得太多;不要太多的评比和太多的形式主义。


3)教育科研部门应真正研究教育发展性、前瞻性的课题。如深化课程改革,我感觉,每次的课改都比较匆忙,第一次高中课改时,连完整的教科书都没有,开始实施时只拿到第一册,我们课程没准备好、师资没准备好,课标和课改只能根据专家和领导的设想和地方的一些经验摸着石头过河,这很容易出问题。新一轮改革也是一样,老师们认为这一阶段变化太大,也没有相对安定的环境搞基础教育。所以我建议下一轮课程改革应选几个试点学校进行实验,教材也要提前三年出台,走班如何走、课程如何安排等都要提前实验。应由教科所牵头,师范院校与地方结合,为大政策出台提前进行探索和积累经验。如2008年我们学校曾向浙江省张副厅长提出,“把高考上线三年前的年平均数作为试点学校的评价标准,搞得好奖励、搞不好保底,然后按第二轮的课改方案进行试点”。



课标与教科书问题



新高考学业水平考试体现基础性,73及附加题体现选择性,这与必修课体现学生的基础性与选修课体现学生的选择性非常吻合。但高考改革如何能促进课改,我认为需要重新审视一下课标和教科书,思考如何处理好基础性与选择性。


第一轮新课程实施时专家花了不少精力,提出了新课程理念下的学科课程标准,内容非常好。但我认为仍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1)专家的理想不接地。如化学必修两册、选修6册,原先设想只需必修两册加选修两册即可,对于今后大学学习理科的同学要求学完必修两册加选修4册,对今后有意愿从事化学专业的学生要求化学必修两册加选修6册,但到如今哪一省这么做?各省基本上都是必修加统一选取两到三本选修课书、统一制订考纲,所以理想与现实不接轨,造成了如福建不选有机化学,考生到大学化学系后成绩较差需要补基础化学的情况。


2)划一的必修和选修课程标准造成普通高中教学划一的教学现象。目前我国普通高中既有重点高中也有一般性高中,各高中办学目标、定位和特色不一样,培养目标也应是不一样的。但现在课标划一、教材内容划一、高考试卷划一,造成两类学校都不好办的现象。别国借镜,在美国课程标准中,光高中化学课程纲要就有5个等级,且选择权在学校,这样必修课就可适应不同类型的学校。而我们的课程标准只有一种水平,造成相当一部分学校也只能跟着划一的教材配套让学生买了所有教科书。


我认为,不仿借鉴历史上的甲种本和乙种本教材,一个课标明确提出两类水平,普通高中和重点高中采用哪一类水平由学校定,即一个课标应有两个以上水平层次,今后最好高考由高校确定考那一类水平。否则易造成要么必修课内容太少,只能用很多的选修课本来补充,且造成编写选修课时与必修课重复内容太多;要么必修课内容要减小才能完成标准的课时数,但又要打破一个学科基础的系统性,只能是碎片式的介绍知识,这样每一学科对学生的个体发展及学科的独特教学功能等都无法发挥,人生发展的学科逻辑体系无法建立起来。


3)高中三年必修课与选修课时间比例是多少。严格来说高中三年都是基础教育,必修是基础的基础,那么基础课程的学习在三年内要花多少学习时间值得考虑,不要为了选择性而减少基础性的内容,减少课时量和系统的知识体系。如化学规定只用一年把必修内容上完,但高一的十个月每月2节课是无法完成一个学科的基础知识和公民所要求素质教育的,理论上又认为高二高三用来发展专长的选修课教学,但实际上却在反复做题准备高考。


另外,高一必修课内容过多,要求高一完成不太现实,这造成高一要么为了系统性而加课时,要么为了减负担而砍内容,把知识学得支离破碎,学科教学规律也被打破,教师只能借助于参考书和习题重拾完整学科知识体系,这大大加重学生的学习负担。


4)关于高考选考科目的选择性。高一只有初中认识水平,无法进行科目的选择确定,而等到高二高三选高考科目又无时间准备共有10次的高考,压力集中在高三。专家希望迟点选择,但学校、家长和学生想早点确定,如何控制让他们学完两年后第三年再选择专长的科目,这需要自律和他律,自律需要不断培训校长和老师,他律需要督导评估。学校应做的,是让学生在三年的学习中逐步形成职业观,不要让学生乱定“职业”而确定高中的选修课。过于重视形式的选择实质上是迎合了高考的选择,这样造成专家帮了应试教育的忙,快速上新课使高中的基础性和选择性难以调和。


另外,高考的选择性也不要太超前。现在是语数英加三门,但我认为两个变量易引起学校教学不好安排,一是何时考,时间变量上有5次高考,二是考什么,选择组合75就有35种组合,所以给学校的安排带来很大的麻烦,起码师资、教室等很难解决。每学科高考有二次,两次都要做大量题复习,这样造成高中新课的学习时间大大减少。


5)课标过于重视应用性的知识。学科是科学发明发现创造而形成的系统性的知识,在美国,化学学科只有一本教科书,内容很系统,非常有可读性,学生可自学完成一门课,也不会有很重的负担,所以美国的必修教科书三年只有一本,用完后可以还给学校给下一届学生用。而我们把学生看成一个容器,砍掉了学科的核心内容却认为这是为了减负。实际上最大的问题不是学生学不懂学科知识,而是学生有做不完的题。同时,我们的教科书脱离了学科的内在规律,可读性很差,学生的学习依附于老师的教学,造成了师资决定于学生的学习,对学生的发展大大不利。另外,教科书过于重视应用性,图文并茂,但没有考虑到高中学生已以逻辑思维为主,过于形象思维造成学生无思考意识;应用性知识过多也造成学科教学功能无法发挥、学生创新能力受限、实验淡化、学生的记忆量加大,给学生的负担加重。


从目前情况看,如何限制无限的题目非常非常关键。学校应在如何让学生动手思考学科的思维内容和方法上下功夫,而不是一味做题练考试技能。考试是练技能,教学是练思维,高考两次淡化了一考定终身,但易出现新课提前进入复习,学习时间支离破碎了。虽然数学、语文、英语的必修10学分变成8学分,但减内容、减学分与减负是两个概念。学校能否采取措施让所有教师学一点美国和芬兰的经验,重在对学科知识的理解和创新实验上,让高中学生在学科思维逻辑激发动力、寻找兴趣。




高考模式改革存在的问题




1)如何让高校动起来。帮助高中建立实验室、高校退役仪器给高中,进行专业介绍、教授到高中指导学校、学科教师、社团和学生。


2)重视学分制在学生选择中的作用。首先学分如何与大学连接,高中开设的课程、先修学分如何得到大学的认可,社团如何与高校联系,如何对特殊才能学生进行共同培养等,都可以通过学分导向学生的选择。我认为要从学年制向学分制转变:目前国家144个学分没有用上,因为只要会考或学考过关即可参加高考,只要参加学业水平考试了即可给分,所以学分没有实际意义。学生被固定在受限制的学业水平考试科目上和年级班级制上,没有真正被144个学分导向:学什么、何时学、学多长、学多深,达到144学分即可毕业。所以希望我国有更多的大学先修课程得到大学的认可。


目前只有校本化的学分还起作用,如我校把音体美德育社会实践活动等学分还给学生自主搭建学分、自主搭建课表,真正让学分导向学生的选择,所以,建议教育部重视学分制,把学分的功能发挥出来,还学生自主选择。


3)把一年两学期制改成一年四个学程。一学期太长、假期也太长,与国际不接轨,无法向无年级、无班级、无文理的走班制上过渡。我们认为把一年分成四个学程比较好,可参照芬兰把一年分成五个学程,每学程结束后即可放假。寒假1~2月份放假20天、暑期7~8月份放假30天,春假4月份和秋假10月份各放假10天,便于学生进行社会实践活动,也与新高考接轨。一个学程8周左右,完成一门课就进行评价,然后完成新的内容学习,这样便于学生选择、组合,也便于评价和课程安排。我们学校学程制已试行三年多了,很符合学生的发展需求,同时也便于适应新高考。


4)大班制向小班制过渡。目前大班额现象很突出,西部地区60人以上的班级太多,首先要解决这一大问题,否则什么教学模式都无法实施,什么高考改革都是表面。我们没有北京“十一学校”那么有条件,但我们每班控制在40人以内,把一个班分成3个小班还是比较现实的。我们采取过渡的办法,必修课大班进行、选修课按小班进行,这样选修课就可以进行学生实验、学生同伴交流、让学生当小老师上课等课堂模式。大班以管理为主、小班以导师指导为主,从一部分课按小班进行上课逐步过渡到所有课程按小班上课。


5)班主任制向导师制过渡。现在的学生很需要老师的指导:学习方法、思想道德行为水平、心理身体素质发展水平等。我在北大做的论文题目就是“大班小班化导师制在学生发展中的作用”,我们经过8年的实践,通过处理10多万数据,发现教师的特质如人品、教学水平、亲和力等和导师的指导策略如内容、方法和途径,对学生的智能发展水平产生直接影响,导师的特质与指导策略对学生的品行发展水平和身心发展水平产生间接影响,所以中学把一个班分成三个小班(按每班3.2教师配备),一个导师指导13~16位学生三年,对学生的发展产生较大影响,完全可以推广,学生对导师的需求或依赖远超过班主任。现在课程改革与高考制度改革从高一开始的基础教育到学生的不断选择,很需要导师跟着学生高中三年进行指导,何况现在学业水平考试与高考的次数那么多,学生的选择机会很多,指导老师的角色必不可少。


6)高校专业不要限制太多。名校不怕招不到好生,所以不要限制考生选专业,而应把重点放在引导考生如何报考上。大学应加强与中学的联系与宣传,高中学校可以建立社团,让社团与大学专业、大学教授接轨。只要大学把学院或专业要求、就业情况向学生介绍,还是让学生自主选择高考科目更好。由于高校招生现在以专业志愿顺序按总分录取,高校不要担心招不到专业基础扎实、专业能力强的学生,因为据统计学生兴趣强的、专业成绩就高,学生大部分会选择该科进行高考。即使一部分学生考试分数高但不一定兴趣,今后不一定从事高考科目的专业,让其大二转专业也可,而且总分高基础全面有什么不好,所以高校不要纠结、不要把高考科目限制太多。


我们认为,现在改革力度太大,出台政策太频繁。如果此政策确实对培养高素质公民、提现教育本质有利,即使有很大的困难我们还是要迎头去做,希望学校教育不只为了高考而改革,而是让高考为促进学校教育而改革。


另外,我认为现在的教师培养和继续教育效果不好,没有行业标准。师范院校毕业生的职业培训没有达到标准就毕业了,如何指导学生?如何当好导师?即使师范毕业后可通过继续教育能弥补,但继续教育留于形式而获益很少。另外,现在教师的压力太大,既要教必修课又要组织选修课活动,既要编写精品课程,又要对学生发展指导,既要走班教育、又要研究教改的政策和学科内容调整。我建议应像德国一样把教师科研、编书交给教科所、教研室专家做,老师每周可上二十节课以上,但要把精力全花在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学业水平、身心发展水平提高上,让老师明晰自我的责任,培育好有创新能力的未来学生。


现在我国的高中段教育在不断在探索,我们希望高中改革的步伐相对稳定些,相对简单、科学一些。什么时候高考不是指挥棒,而是帮助学生实现人生选择台阶,什么时候实现学生的按智能、按需求和按兴趣选择,什么时候按照教学规律办事,这是才我们的目标。




陈才锜将于12月8日作为演讲嘉宾参加未来·2016第三届中国教育创新年会,本次大会将给大家带来哪些精彩内容,敬请关注!